资讯 > 正文

意趣盎然 古朴雅静---陈师曾作品欣赏

太行翰墨典藏网2021-04-09

  

  陈师曾(1876年—1923年),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湖南省凤凰人。

  湖南巡抚陈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子。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善诗文、书

  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

  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

  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

  出版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

  

  《花卉•山水扇面册之三》 纸本设色

   陈师曾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及理论研究的名家,其艺术主张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尤其是对文人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继承和发扬民族美学的精神及绘画史论的建树、美术创新的探索、美术教育的提倡、团结新老画家、筹建画社画会、开展中外美术交流等方面,其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其中很多见解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在研究中国画如何创新等问题上,仍有借鉴和学习的现实意义。

  -----徐 

  

  《山水图》 纸本设色

   陈师曾在民国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的诗、书、画、印堪称"四绝",并且都有巨大的成就,尤以绘画和篆刻最为显著。陈师曾所著印谱《染仓室印存》流传甚广,在篆刻艺术理论方面则以《槐堂摹印浅说》影响深远。陈师曾的艺术交游活动对当时及之后的艺术圈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更是奠定了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坚实地位。陈师曾的篆刻艺术成就等同于他的绘画艺术,只是往往被忽略而已。本文将以陈师曾的篆刻艺术为研究对象,从他的篆刻艺术特征入手,分析其篆刻艺术特色以及形成的原因,得出了陈师曾是集秦汉印风典范之大成的结论.吴昌硕,齐白石等一批大师也都从秦汉印章的浑厚古朴,苍茫高远的独特神韵中汲取营养,最终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对于当下崇尚新潮流,忽略传统功力的现象,陈师曾的篆刻艺术和学养无疑对当代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冯 

  

  《梅花水仙图》 纸本设色

   陈师曾是中国近代的艺术大师,他的诗、书、画、印皆臻上乘,堪称『四绝』,为艺林所推重。陈师曾出身名门,祖父陈宝箴是晚清的封疆大吏,曾任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清末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又是『同光体』诗派的中坚,他们不仅学识渊博,又皆精于书法。陈师曾自幼秉承家学,很早就显露出极高的艺术天赋。陈师曾幼时,祖父曾教其识字并讲解训诂,七岁时已能作擘窠书。青年时代的陈师曾又从岳父范肯堂学习行书,后又向范镇霖学习汉隶和魏碑,这都为他后来在书法上取得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谷 谿

  

  《幽兰》 纸本设色

   文人漫画应是漫画中的文人画.那么文人画要求具备的要素,文人漫画理应具备。陈师曾的艺术思想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北京乃至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祖父维新派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著名诗人陈三立,弟弟历史学家陈寅恪,他与鲁迅是同窗好友,他促成了齐白石衰年变法;他去世时,梁启超在《悼词》中说,他之死,"是中国画界的一场'大地震',其损失将无可估量。"《北京风俗图》是陈师曾人物画的代表作,创作于1915年,全册共三十四幅图,用速写和漫画的形式,描绘了旧京市民生活情状。红白喜事和民间娱乐活动,封建遗老穷愁无聊之态,亦有对时政的讽刺。《北京风俗》笔法简练,有书法笔致,略施色彩,又擅于以墨作色,处处有文人画意趣,又略见西画形体,光线之痕,艺术上颇耐人寻味,作品实现了他陶写性灵追求个性的文人画主张。

  ------王九成

  

  《意笔两帧》 纸本设色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文人画则是中国画中所独有的绘画形式,本文以民国时期的艺术大师陈师曾为主体,探究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通过陈师曾的家庭背景,留学经历等探究其日后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思想的来源、第二章着重介绍陈师曾在艺术理论上的研究,以文人画的价值论为中心,分析其推崇的中国画应当在继承中发展的艺术理念,并简要概括文人画中的经典题材——墨竹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性,以及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以陈师曾墨竹画的继承与发展历程为主线,分析其在师承吴昌硕时期的墨竹画的技法演变,以及上师古人,学习与研究吴镇,石涛和"扬州八怪"等大家的墨竹画,在继承古人的墨竹技法与技能中,取各大家的精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人墨竹。同时,简要介绍陈师曾与王梦白,姚华等友人的交游合作,尤其是与当时同在北京画堂的王梦白与姚华的艺术交流。第四章主要为陈师曾对后人的影响,尤其是对齐白石的影响甚深,以及对其过早结束艺术生涯的惋惜,最后阐释陈师曾对文人画,中国传统艺术继承的深刻意义,对全文进行总结。

 ------张晗颖

  

  《曰色冷青松》 纸本设色

  

  《山水图》 纸本设色

  

  《山水图》 纸本设色

  

  《山水图》 纸本设色

  

  《山水图》 纸本设色

  

  《山水图》 纸本设色

来源:文化强国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