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正文

古道文心 大有可观 ——观李有来书法作品有感

太行翰墨典藏网2022-03-10

李有来作品

  刘孝标注引《竹林七贤论》曰:“所言皆胸怀间本趣,大意谓先生与己不异也。观其长啸相和,亦近乎目击道存矣。”孔子也有:“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目击而道存”用于书法评论中,正有其数理已存,象意自显之意;此语作为中国书法评价的一条途径,大致得之于书法本体的阴阳向背、数理合度、纵横有象、动静相宜等矛盾论中,寻求一种和谐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近日,好友李有来发来几幅墨宝,观赏之余,颇有触动,遂有感而发。首先从气象而言,其书法属于魏晋“二王”传统基调下的正道一脉,而在这种传承中,又与多种笔法融合统一,各种书体的借鉴与交融使他的行草书蕴蓄着一种浩博宕逸之气、淋漓潇洒之韵,在舒展自如、疏朗峻拔之中,透着一种自然与率真。

  自古走魏晋“二王”一路的书法家,容易走入一种甜熟误区。此道虽宽,但从之者亦众,在入帖与出帖的攀登求索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脱俗,即使如杨凝式、黄庭坚、米芾等才气绝尘者,亦对此耿耿于怀,上下求索了很长时间。故而黄庭坚说:“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其中既有羡慕之情,又有感悟禅机,故而黄庭坚以禅入书,直入书法堂奥;而米芾,一生狂狷癫怪,老厌奴书不玩鹅,干脆痛斥“二王”为恶札一路,创出个八面出锋、风樯阵马。

  观李有来的书法,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在入帖与出帖的探索中下了大功夫。首先从作品风格呈现上,可谓是集众家之长,融汇于心,应之于手,总是在法的维度下,立足魏晋、汇碑于帖、透隶融篆,故而他的书法线条疏朗,若花叶鲜茂,若秋林朗润,有着优美的旋律。

  这得益于其运笔放得开、收得稳,在一放一收中大有乾坤。汉蔡邕《笔论》言:“为书之体,须入其形……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当然, “纵横有象”须得胸中藏丘壑烟云。孟子有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书法之象,来自于书中浩气充盈,以高山坠石、流泉奔涌之气势,挥洒一片山海气象。李有来的书法显然已融入了人生阅历与人文情愫的书法意义上的观照,观物取势、迅疾而发,随着心灵旋律的波动,呈现出奔腾之韵、万象之态。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读书是一位书法家的必修课,李有来把读书作为一种使命,且诗书画印齐头并进,以古道文心呈现出一种文质同韵、浑厚华滋、潇洒飘逸、亦古亦新的风貌与特质。

  当代书坛百花齐放,而他却能游心于翰墨,不为浮名羁绊,从容淡定,悠游自在;其书风蕴蓄浩博、潇洒淋漓,展现一派文人风骨,这正是一种来去自如的超逸之境。

李有来作品 

(编辑:包梦暄)

转载自:中国文艺网



标签:

责任编辑:太行翰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