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正文

李一:从书斋走向自然的实践

太行翰墨典藏网2022-03-13

李一:从书斋走向自然的实践

——“写山——李一摩崖书法展”侧记

   

重庆南山老君洞《道铭》摩崖拓片 

  “李一的书法具有实验性,他实验性地回答了书法怎样走出书斋,怎样从窄小的书斋里面走出去,走到人民中间,走到大自然中间,与当下的时代合拍。因为摩崖书法随着历史和时间的流逝,会显现出这种书写的意义以及其经典性,所以这样的探索非常有意义。 ”近日,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写山——李一摩崖书法展”开幕式上,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省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如此评价。此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协和江苏省美术馆共同主办,集中呈现了李一近3年来的摩崖书法。中国文联副主席左中一,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孙晓云,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等出席了开幕式。

  李一的章草追求高古苍茫的境界,已自成风格。而李一近3年来进行的摩崖书法创作,更是开创了章草摩崖的先河,雄强高古、气象正大,彰显着新时代的风貌。此次展览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的1号、 2号展厅展出。1号展厅以“法境三摩”为题,展示了李一自2017年开始,应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的邀请,先后书写的曲阜石门山摩崖、重庆南山老君洞摩崖和青州南陀山摩崖拓片,最长达20米,最大字径达2 . 6米,体制宏大、气势雄伟。除楷书摩崖外,李一别开生面,以章草创作摩崖,将具有典范美的原始草书赋予朴拙遒劲的碑体特质。曲阜石门山、重庆南山、青州南陀山分别是儒家、道家、佛家之山,李一通过前期细致考察,因地制宜,选择与之相适宜的书体、书写规模和书写内容进行创作——曲阜石门山是儒家之山,遂写《追和前贤孔尚任咏石门山诗》 ;重庆南山老君洞是道家之山,故作《道铭》 ;而青州驼山是佛教圣地,以《南驼行记》吟咏佛迹。石门山、老君洞以章草为主,驼山则以楷书为主。2号展厅以“砚边点滴”为题,主要展出《开元室诗草》 《开元室长短句》 《开元室题跋》《 〈开元集〉札记》 《论书绝句》等李一自作诗文,诗书合一、文质相辅,这也是李一书法展览的一贯特色。

  曲阜石门山《追和前贤孔尚任咏石门山诗》是李一的第一件摩崖作品。石门山有悠久的历史,当年孔子曾和弟子们居住在此,整理《易经》 。到明末清初, 《桃花扇》的作者、我国著名戏剧家孔尚任也隐居此地,并在这里写下大量诗词。孔尚任在山上建造了一间孤云草堂,在草堂里读书、写字、生活。“孔尚任有一首七律,描写了石门山的景色,我与孔尚任大概相差三四百年的历史,按着他的韵律,又做一首诗来追和前辈的诗词,就写在草堂旁边,同样也是歌颂石门山:‘溪转前峰静日长,翠微层叠接穹苍。圣师传易道弥大,词匠联游迹半荒。孤壁摩云开涧户,野藤络石护残墙。出山泉水清犹昔,何必采薇念首阳。东塘先生旧有《冒雨过石门山后由横岭口转寺前》一律,偶经其处,因追和之。 ’ ”李一说,他同时感慨摩崖作品的不易:“我书丹后,又请曲阜的刻工来刻,刻好后再以宣纸拓出。摩崖和一般的书法作品不同,需要经过很多工序,所以摩崖创作是集体劳动,从书写到能够成功展出,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就,饱含着许多人的汗水。 ”

  在创作过程中,对李一而言,挑战最大的还是书写过程。大字摩崖书法的书写状态和书写环境完全不同于书斋案头,案牍书写是伏案而坐的状态,而摩崖需要书写者登到山上,执笔的方法、姿势都有变化,不仅需要悬起肘部,全部身体的力量都要用上。为保证安全,李一还需要腰系长绳,手捉巨笔,攀登于崇山峻岭,挥笔于悬崖峭壁,从山体自上到下进行书写。同时,大字相比于小字更难以控制布局。章法、整体感都需要有所考量。虽然困难,走向自然、在时而下着小雨的山川中尽情挥毫泼墨,李一仍然将这看做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李一的“写山”既是对摩崖书法传统的传承,又是将书法文本与山川自然相统一的当代书法创作尝试。

  在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美术》杂志主编尚辉看来,李一那些勒刻于山崖石壁上的窠擘大字,或大若球场,或小若面盆,或随石壁陡转,或随山石蜿蜒。尤其是从贴近陡峭的石壁望去,那些纵横捭阖的笔画宛若法书的瀑布倾泻而下,直抵人们心灵,飞溅出震撼的水花。这些平面的字,因山石嶙峋而铿锵有力,也因勒刻的深度而形成体量的空间。其章草更像是将草书作楷书写,婉转之中透着端庄,飘逸之间不乏凝重;其横画,往往夹杂着隶书重而长的护尾;其使转,常常显现从中锋到中锋之间翻转的笔势。显然,李一的这些章草、楷书皆因石刻而被放大了用笔、行笔的细节,因而,这些窠擘大字虽幅面巨大,却绝去纤细软弱,而是凝千钧之力于毫端,筑万全之构结体势,既有“致广大”的气度和胆魄,也不乏“尽精微”的严谨与法度。的确,这些写山所呈现的大中窥微,微中见大;粗中显精,精中呈放的控制,也充分揭示了李一在书学方面深厚的积淀、修行和出入自由的化境。

(编辑:高森)

转载自:中国文艺网



标签:

责任编辑:太行翰墨